3)第一百二十六章 遗折_明天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但是朱祁镇想往里面掺杂私活,也不容易了。

  所以,朱祁镇将这一件事情向后压压。最好能用一部法典,来囊括朱祁镇所有的改革内容。

  当然了,不大改,不代表不小改,具体怎么办,朱祁镇一时间也没有理清思路。不过,他有的是时候。

  他手持朱笔,在屏风上又写下三个字:“大明律”。

  随后朱祁镇又看下面内容。

  经筵这两个字,再次出现了。甚至杨溥还推荐了人选,就是薛瑄。并推崇薛瑄乃是天下理学之冠,学问精神,当世朱子,天下无所匹敌。即便是杨溥也甘拜下风,望尘莫及。

  这个人朱祁镇也是听说过的。

  是当代理学的代表人物。

  其实朱祁镇在亲政以前,经筵与讲学是没有停过的,朱祁镇在学业上还是很勤奋的,但问题是亲政之后,事务繁多。

  朱祁镇今日推明日,明日推后日,最后日讲取消了,经筵每月一次,渐渐变成了每年两次。春秋各一次。

  根本就是礼节性的。

  毕竟朱祁镇每天最少忙八个小时,多则熬夜通宵。怎么可能还日日上学。

  所以才有杨溥重开经筵的说法。

  前文也说过,虽然说理学是大明官方学说,但并不是说明初理学就是学问的主流。最少如开国之处的刘伯温等人,未必是纯粹的理学门徒。太宗时期姚广孝,还专门写过诋毁儒家的书,照样刊行。

  理学的兴盛是与文官集团的兴盛,是有直接关系的。而三杨等人虽然是文坛领袖,但是他们更多是政治人物,在文学经义上并没有下多大的功夫。

  他们所谓的馆阁体,其实不过是一种官样文章而已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iangshao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